返校









《返校》最初是由姚舜庭開啟企劃構想並獨立製作,原本遊戲的原型是一款名為《魔都》的恐怖遊戲,因為缺乏核心故事的關係決定打掉重新製作,並於2014年作出第二款原型。[7]2015年1月,姚舜庭和負責遊戲程式設計的王瀚宇結識後,帶著遊戲概念的雛形,每週於咖啡廳討論協作,後來王瀚宇兄長王光昊、負責音效的楊適維、負責行銷的江東昱、負責美術的陳敬恆[8]等人陸續加入,各自分屬「腦洞」、「魔都」、「亙島」等三個工作室的六人共同出資100萬元創立工作室,[9]因此原名「眺望者工作室」的製作團體於2015年2月正式開始製作《返校》。[10]

姚舜庭表示最初受到英國小說作家喬治·歐威爾的影響想創作一部反烏托邦題材、臺灣版的《一九八四》,希望呈現出壓迫環境中弱小人民的掙扎,後來發現這與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相近,認為應該好好運用臺灣過去的歷史。[11]對於遊戲名稱由來,團隊表示:「學校生活是大家共同的記憶,學生時代對人生的影響重大,校園也是許多人事物的啟程點,所以決定以此命題作為作品的起點,從作品裡訴說著少年少女、人與體制、以及在迷惘中找尋自我的故事。」,遊戲最初計畫以短篇章節方式推出,每集內容約2至3個小時,而每集雖然擁有相同的遊戲世界觀,但呈現的卻是不同的故事與價值觀。[12]

遊戲音樂由臺灣作曲家張衞帆擔任,並加入由鄧雨賢作曲的戒嚴時期禁歌《四季紅》、《月夜愁》、《望春風》、《雨夜花》,還有臺灣傳統音樂的嗩吶、臺灣喪葬的哀樂「西索米[註 3]」等,原聲帶則跟遊戲同一天在Steam進行銷售。[14]
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留言